联系电话
15519023975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新闻资讯 与您共分享)

贵阳听障儿童康复训练:如何为他们打造良好生活?

发布日期:2021-11-11作者:贵阳星起点健康咨询有限公司【官网】
阅读

听力障碍的发生概率和经济基础、生活质量有关,越是发达的地区,先天听力障碍的发病率就越低。相反地,欠发达地区由于育儿经验不足、经济条件有限,听障的发病人数相对会高一些,而且及时得到干预治疗的人数也要比发达的大城市少很多。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广泛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几乎以及遍及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新生婴儿能在出生后42天里得到听觉检测,及早发现并解决听力障碍问题。对听力障碍儿童语言问题的研究日益增多,如何更好地进行矫正也成为了热门话题。

听力障碍所带来的语言问题不同于其他语言障碍,孩子从出生便天生罹患,其语言矫正方法也和其他手段大有不同。可以说,这是一个复杂且非常专业的领域,需要专业人士介入,而普通家庭对抗它的手段相对有限。

听力障碍,不止语言问题

听力障碍导致的言语异常是一个过程,体现的主要是听觉系统和语言系统间的关系。“听觉-接收-储存-分析-处理-构音-运用”,这一连串的行为表明语言信息从被听到到实际应用的过程。

听力障碍使得孩子从初始的听觉接收就出现问题,没有了可以学习和模仿的对象,语言的产生无异于天方夜谭。语言是一种表征符号,它不只是具象事物的代表,音调、节奏、快慢的变化也能展现出说话者不同的情绪和情感。

语言障碍只是听力障碍带来问题的其中之一,继而引发的社会适应能力、情绪控制、学习等诸多方面的落后和发育迟滞才是我们最应该担心的。为什么我们不太谈及语言障碍呢?从我们的立场来说,听力障碍带来的语言发育迟缓和构音障碍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但孩子的人格发展却是需要多方努力才能进行的。

比如说,听力障碍儿童普遍存在自卑、孤僻且暴躁易怒的性格,对家人“重拳出击”,对外界则“唯唯诺诺”。他们的应物能、应人能都有显著落后,而且对于需要努力思考的领域也不很感兴趣。

不要误会,我们说的都是已经佩戴助听仪器的患儿,而不是尚未进行医学干预的孩子。即使他们已经能听到外界声音了,但长久以来模糊的听觉早已让他们的一些性格和待人处事的方式初步定型。即使长大后,他们也可能因为一件我们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而与人发生争执。

家长怎样帮助孩子说话?

听力障碍导致的语言问题多为语言发育迟缓和构音障碍,主要是因为听觉缺失带来语言刺激减少。相比于健康儿童,家长要做的工作较为繁重,也更强调耐心。在佩戴助听仪器后,语言矫正配合适当的家庭训练是唯一能让宝宝恢复健康的方案。

1.语言环境要单一

听力障碍儿童的语言中枢几近空白,而且比正常同龄人晚上一段时间才正式接触语言。所以,语言的单一性就非常重要。如果父母是同乡,可以用方言教孩子说话,如果不是同乡,就要用普通话进行训练了。总之记住一点:语言一定自始至终只能有一种。

2.寓教于乐很重要

听障儿童大多都没有耐心,且容易暴躁。常规的训练有时不能让孩子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父母就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来训练孩子的基础能力。比如吹泡泡可以帮助孩子控制呼吸,数数可以训练肺活量等。

3.矫枉过正是关键

在这里,矫枉过正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对于语言障碍非常严重的孩子来说,想要恢复语言健康,训练难度和强度就必须更高一些,否则在矫正结束后,孩子会因为种种原因而放弃对于他们来说较难的发音方式。

4.语言刺激保质保量

家长对健康的孩子即使不主动进行语言训练,大多数也能自行学会说话。听障儿童则不然,他们的年龄大、基础弱,语言刺激必须给足给够才行。在平时,爸爸妈妈给宝宝讲故事、听儿歌都是基本操作,父母必须没有间歇地给孩子灌输语言信息,并且引导孩子主动表达才行。

听力障碍儿童本就患有生理疾病,家长和全社会需要共同努力,才能让孩子们重新恢复健康。另外,在关注语言障碍之余,也要着眼于人格的培养和优化,以语言矫正为主要手段,家庭训练为配合方法,才能让孩子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学习中来。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名称:贵阳星起点健康咨询有限公司【官网】 http://2935.wangid.com 备案号:黔ICP备2022000909号-1 咨询电话:15519023975
15519023975
网站直达号ID:2935 访问统计:  浏览总量190356次 /今日浏览47次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果园J区国际商务港5号楼1楼124号
建议(1024*768) IE8.0以上浏览器浏览本站 即时通管理  后台登录 Powered by WangID 驰通集团   触屏版电脑版 本站已支持 IPV6
免责申明:本站点部分内容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站点负责人,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